近日,韩国政府召开产业竞争力强化相关部长会议,发布了针对钢铁的“钢铁产业提升方案”,计划重点推进金融支持,加强反倾销举措,研发支持,向高附加值、低碳排放体系转型,为正面临高关税等困境的钢铁产业提供支持。
应对海外钢铁出口壁垒,强化贸易金融支持
首先,韩国政府将推行针对性的国别应对策略:针对美国,将持续协商减轻钢铁产品关税(50%)负担的方案;针对欧盟,将正式启动双边官方及非官方协商,以应对其10月宣布的将保障措施转为低关税配额(TRQ)的政策,并为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做好准备。此外,针对印度的保障措施及质量认证(BIS),韩国政府也计划继续开展协商,以最大限度地反映韩国钢铁行业的立场。
韩国政府将稳步落实9月发布的“美国关税谈判后续支持对策”,并将快速推进为受美国关税影响企业筹备紧急贷款资金(规模200亿韩元),为钢铁、铝和衍生产品等领域受影响企业提供低息(1.5%-2.0%)贷款等举措。
同时,韩国政府还将加强衍生产品关税应对相关的含量价值计算与证明咨询支持,具体包括钢铁、铝含量价值证明、关税率计算、通关文件制作等;并新增规模预计达4000亿韩元的“出口供应链强化担保计划”,扩大对钢铁、铝和衍生产品等受影响企业的金融供给,加强其钢铁行业的出口竞争力。
应对不公平进口,阻断保税区规避倾销
为应对贸易壁垒扩大及过剩出口量流入韩国市场,韩国政府计划推进强化贸易救济措施、扩大规避性倾销监管、正式启动进口监控等多方面对策。
韩国海关加强对原产地标识违规行为的查处及对规避反倾销关税行为的调查。此外,政府还将与韩国钢铁协会等机构交换违规信息,实施联合查处,并将无缝钢管等产品新增指定为需申报流通履历的物品。尤其针对已被实施反倾销制裁的产品或企业,若存在产品分类违规及违反价格承诺的情况,政府计划建立一套机制,利用关税调查及进出口数据,排查存在规避倾销嫌疑的交易,并通报相关机构。
从2026年起,进口钢铁产品将强制提交材质证明书(MTC),届时进口产品监控也将正式启动。
同时,韩国政府明确表示,计划从源头阻断经由第三国及保税区规避反倾销关税的可能性。将由产业通商资源部、企划财政部等主要部门参与,推进相关条款及表述的修订。特别是在倾销监管内容中,针对被指“规避手段较多”的“同一国家内轻微加工”规则,将通过“删除供应国境内限制内容、新增第三国组装、加工内容”完善规则,以防止通过“钻空子”方式进行的倾销进口。
对特殊钢研发进行集中投资
针对造船、能源、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所使用的特殊钢等未来潜力产品,韩国政府将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抢占全球市场,助力韩国构建生产基础,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技术实力。
首先,韩国政府表示将通过研发未来潜力技术突破当前困境,制定并发布针对10类特殊钢产品的研发路线图。目前韩国钢铁产业中特殊钢占比仅为12%,低于日本(17%)、德国(38%)等发达国家;为此,韩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向10类特殊钢投入2000亿韩元,以实现“5类以上产品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及“市场份额扩大至20%以上”等目标。
在材质分类方面,高锰钢、镍钢、铬钢、复合钢板、不锈钢等将获得研发支持;在产品分类方面,中厚板、焊接钢管、无缝钢管、锻钢件等将纳入支持范围。
支持人工智能及市场培育
韩国政府还将通过推动产业场景AI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强化环保性能与安全管理。政府计划参与由钢铁、半导体、汽车等12个领域组成的“AI工厂M.AX联盟”,牵头开展钢铁专用AI模型研发。同时,韩国政府将通过“数字孪生”构建虚拟环境,让专业人员在虚拟场景中开展作业,将作业标准、预测性维护、品质管理等经验转化为数据,搭建AI应用基础;并将当前正在推进的“钢铁工序AI自主预测性维护及高危作业自主机器人技术研发”“大口径钢管制造产能提升工序优化自主制造技术研发”等AI工厂项目,推广应用至整个钢铁产业;此外,还将着手构建覆盖钢铁产业全生命周期的AI实证体系。
支持绿色竞争力提升
韩国政府也将助力推动低碳工艺转型。一方面,将稳步推进已通过预算审议的氢还原炼铁实证技术研发;另一方面,通过扩大电弧炉使用、稳定废钢供需、引入低碳认证制度等举措,加速钢铁产业的绿色转型。
从2026年开始,到2035年左右氢还原炼铁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之前,韩国政府将推进11座高炉的原燃料替代及电弧炉产能规模扩张;随后,在2036年(预计氢还原炼铁技术开始商业化)至2050年期间,逐步将11座高炉改造为15座氢还原炼铁炉。
此外,韩国政府承诺将全面支持掌握“氢还原炼铁”这一实现绿色竞争力跨越式提升的核心技术。2025年6月氢还原炼铁项目已通过初步可行性研究(总投资8100亿韩元),相关技术保障政策将正式启动;各部门将联合制定激励措施,确保经济可行的清洁氢稳定供应,同时产业通商资源部与气候环境能源部将携手制定并发布以稳定电力供应为前提的能源利用方案。
同时,韩国政府还将着手稳定电炉低碳化核心原料废钢的供需,目前韩国钢铁行业废钢自给率约为80%-90%。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环境部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联合制定并发布“废钢产业培育方案”。通过该方案完善废钢制度基础设施、改善不合理行业惯例,同时明确废钢作为资源的分类标准;此外,还将推动废钢铁交易标准规范化,并建立以现金交易替代票据交易的行业新规。
在此基础上,韩国政府还将通过钢铁环保资金、精准政策金融资金、钢铁ESG共生基金等公共与民间资金,逐步改善废钢铁企业的融资条件。
韩国政府计划未来制定韩国式氢还原炼铁技术及设备的出口方案。将依托作为国家核心技术的Finex工艺,打造全球首个“流态化还原式氢还原炼铁”项目的EPC业务能力。
依据企业请求并以市场为主导,提供“产能调整”支持
针对钢筋、型钢、钢管等因供给过剩导致竞争力弱化的钢铁产品,韩国政府今后将采取“企业提出产能调整计划则予以支持”的方式。若某类产品受进口影响较大,政府将优先采取应对进口的措施,再根据市场情况,必要时逐步调整产能规模;反之,若某类产品受进口影响较小,则会优先为产能调整创造必要条件。
对于电工钢板等供给过剩问题相对缓和的产品,韩国政府将推动果断的前瞻性投资。在此情况下,政府计划通过支持可促进企业前瞻性投资的举措、研究将未来研发的特殊钢相关技术指定为“新动力源技术”等方式,实施以需求为核心的应对策略。
目前韩国政府已预先将“钢筋”列为产能调整重点对象,该品类不仅企业自主产能调整意愿有限,且进口产品渗透率仅约3%。为此,政府计划联合相关部门,为钢筋行业制定针对“一定规模以上自主产能调整”的支持方案。
